中国“内存一哥”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IPO并接受上市辅导,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
据了解,长鑫科技主要业务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(DRAM)产品的研发、设计。2024年12月27日晚间,碧桂园在港交所披露,将出售长鑫科技约1.56%的股本权益,交易总价为20亿元。照此计算,长鑫科技估值超千亿元。
除了CPU(中央处理器)、GPU(图形处理器)等计算芯片外,最重要的数字芯片当属存储芯片。而半导体存储主要包括DRAM、NAND Flash(NAND闪存)和NOR Flash(NOR闪存)三种产品。据与非网数据,DRAM占存储市场规模的比例高达61%,NAND Flash约占36%的市场份额,NOR Flash占据2%的市场份额。
长鑫科技是DRAM市场最大的“黑马”。近日,来自市场分析机构Counterpoint预测显示,长鑫存储今年DRAM出货量将PG电子平台同比增长50%,其在整体DRAM市场的出货份额预计将从第一季度的6%增至第四季度的8%。
当下,全球DRAM市场主要由SK海力士、三星和美光占据。SK海力士、三星为韩国企业,美光为美国企业。有分析称,2025年,其产能有望增长至与第三大DRAM制造商Micron(美光)相近的水平。因此,长鑫科技为毫无争议的中国“DRAM(内存)一哥”。
报告显示,长鑫存储不仅在其主要传统产品DDR4和LPDDR4上提升产量,在DDR5和LPDDR5产品上也实现显著增长。Counterpoint预测,长鑫存储在DDR5市场的份额将从第一季度不到1%上升至年底的7%,在LPDDR5市场的份额将从0.5%激增至9%。
去年11月,福布斯发布“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”榜单,在半导体领域,长鑫存储、海光信息、华为海思及中微公司等6家企业入选。
“半导体圈都在排队上市,”一位国产芯片从业者表示,“企业要生存发展,不得不走这条路。”
今年6月30日,摩尔线程和沐曦两家国产GPU企业同日递交科创板IPO申请,引发行业关注。据不完全统计,包括壁仞、燧原、格兰菲等也已进入上市辅导阶段,预计未来 A 股将涌现近10家“中国英伟达”。
“这些企业本来就有上市计划,进入上市辅导环节属于正常现象,”前台积电建厂工程师吴梓豪说,“但辅导在上市流程中属于偏前期的阶段,完成辅导验收之后,如果流程加快,距离挂牌大概还需要1-2年时间。”
据PG电子平台了解,市场机遇方面,随着美国出口管制持续收紧,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拜登政府初期的95%大幅下滑至50%。行业人士指出,这为国产GPU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市场窗口期。但与此同时,行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。
最近几年,加速自研、自立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共识,在行动上也做了诸多尝试,比如强化国产供应链,比如推动欧美原厂提供大陆本地化生产、服务,比如开展的“战略性囤积”……有分析称,中国芯片已经可以两条腿走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,且芯片设计这条腿已率先迈上台阶。